文章

【舊稿】囧說書:《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

2021/08/09 _文學評論
文學詮釋都是老師自己掰的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上過中學的國文課,有的人在大學中還會修到文學領域的通識課,甚至是專業的選修課。但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感覺:為什麼老師在台上講了一堆文學作品的意涵、象徵、用意什麼的,我卻完全看不出來?作者真的有想那麼多嗎?會不會都是老師自己掰出來的?

     湯瑪斯.佛斯特(Thomas C. Foster)的《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就是為了說明閱讀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而撰寫的。本書從2003年出版至今,都還被許多美國的大學選為文學先修課的指定閱讀,是非常暢銷的文學入門書。它的原名是「如何像個教授一樣閱讀文學作品」(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很清楚地點出了它的定位: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一窺文學堂奧,搞懂「這些老師是怎麼想事情的?」之書。跟隨湯瑪斯.佛斯特的引導,我們可以建立一套更深刻的閱讀方式,並且從文學作品中讀出更豐富的意涵——而且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並非什麼奧妙難解的通靈之術,只要你抓住幾個基本的閱讀技巧就可以了。

讀懂文學的三個關鍵字

    理論上,所有識字的人都能閱讀文學作品。但大多數人的閱讀,是從表面的元素獲得樂趣的,比如說喜歡或討厭哪個人物、對於情節的發展感到驚喜,讀者會將自己的情緒投注到這些人物和情節之上,隨著它們的反應而共鳴,感到喜悅、悲傷或憤怒。這樣的閱讀方式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好的文學作品卻能夠禁得起更細緻的推敲和聯想,因此,好的讀者也會努力穿透上述表象,試著找到隱藏在字面底下的訊息。

    而如何穿透表象呢?湯瑪斯.佛斯特提出了三個關鍵字,即「記憶」、「象徵」、「模式」,他認為「這三點就是文學教授有別於普通讀者的關鍵」(p.11)。

    首先,第一個關鍵是「記憶」。文學教授在閱讀時,會留心注意各種細節,並且把以前讀過的作品,從記憶庫中呼叫出來比對。湯瑪斯.佛斯特形容自己閱讀新書時,「腦海裡的的旋轉資料架就會默默轉動,找尋該作與他作之間的因果關聯」(p.11)。不管是主題、角色、意象或任何相似的東西,都會被抓出來比較異同。而既然要比較,首先當然是要有基本的記憶力,或者說做好「需要動腦記憶」的心理準備。比如我們都在國文課本裡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如果往後讀到其他現代中文創作中,描寫父親的作品出現了「父親的背影」或「父親買橘子」的情節,我們就要特別留心,這可能是作者想要致敬、翻轉或反諷原作。

    接著,第二個關鍵是「象徵」。湯瑪斯.佛斯特認為:「文學教授的閱讀和思考模式都離不開象徵,除非論點被推翻,否則無處不象徵。」(p.11)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好的讀者會雷達全開,進行地毯式搜索,看到所有元素都要自問自答:這背後有沒有更深的象徵意涵?比如前面提過朱自清的〈背影〉,我們可以不斷追問:為什麼是橘子?艱難地爬過鐵道,代表了什麼?為什麼父親是「背影」面對著孩子,而不是「正面」?當然,並不是每個元素都能找到象徵意義,但是唯有這樣的細密推敲,才不會漏掉可能的意涵。值得注意的是,湯瑪斯.佛斯特是說「除非論點被推翻,否則無處不象徵」,而不是「除非論點被證明,否則都不算象徵」,他採取的是一種「什麼都有可能是象徵」的立場,而且是「沒有被推翻就成立」,這跟一般人的直覺不太一樣。這種立場,就是希望盡可能挖掘出文學作品裡的意涵,同時也是希望我們多運用象徵的聯想力,讓聯想力越來越敏銳,往後的閱讀就更能準確擊中紅心。

    第三個關鍵則是「模式」。如果說「象徵」是訓練我們對單一細節的聯想力,「模式」則是希望我們把細節串連起來,辨識出這些細節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以前是不是也出現過?作者在這裡套用了以前曾經出現過的模式,是想要表達什麼?比如我們聽到中國歌手「筷子兄弟」的歌曲〈父親〉,也許就會從歌詞中辨識出與朱自清〈背影〉類似的父子模式——父親不善言詞,默默付出;兒子年少輕狂,要到成長之後,才慢慢體會出父親的情感......。「模式」也不只可以正面套用,也能延伸到類似的領域,比如大馬歌手黃明志的歌曲〈老母 MOTHER〉寫的是母親,但我們也可以用「父子的模式」去和「母子的模式」比較,看出兩者的異同。

    從湯瑪斯.佛斯特提出的三個關鍵字,我們可以看出他是非常重視文學傳統的人。這套方法非常強調「比較」,所有的作品都是在跟前人的作品比較當中,闡發出深意的。所以翻開本書目錄,我們會看到他提出了數十個值得注意的觀察點,這些觀察點有些是象徵、有些是模式,比如在文學作品裡看到旅程、吃飯、天氣、季節、地形、暴力、性愛、飛行、身體殘疾......這些元素,表面上可能是在講一個現代的小屁孩沒逛到博覽會的故事,它們深層的意義可能都呼應了希臘神話、《聖經》或莎士比亞等西方文學經典的傳統。



「互文性」的文學世界

    這種像連連看一樣的閱讀方法,顯示出湯瑪斯.佛斯特非常強調「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意思是,任何一個作品的意義,都是從已經存在的其他作品中構成的,作品會互相定義彼此。我們看到一篇新的小說、一首新的詩,乍看之下是新的作品,但我們之所以能「看懂」這篇新作,是因為我們先閱讀過其他舊的作品,從它們身上,我們學會了一套「解碼」的工具,才能解出眼前的一串新密碼(也就是新作)。

    舉例來說,如果你讀到一篇小說,裡面的主角折了一枝楊柳給好朋友,你可能很快就會知道他們正準備要離別了。為什麼一看到「楊柳」,你就會想到「離別」?也許有人會說「是國文老師告訴我的」,呃,那追根究柢,國文老師一開始又是怎麼知道的?也許是因為,他們受過正統的中國文學訓練,所以看到楊柳,馬上就會想到《詩經》的經典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時候,你就會發現,我們從那篇新小說讀到什麼意義,其實是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決定的,要是沒有《詩經》在前面當解碼工具,楊柳純粹就只是一種水邊的植物而已。這種意義的串連,就是所謂的「互文性」。

    這也是為什麼湯瑪斯.佛斯特會說:「當文學教授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常常遇見老朋友。不過,對於初級的讀者來說,每一則故事都像新的故事。」(p.50)他在這裡說的「老朋友」,就是運用「記憶、象徵、模式」三個關鍵能力,找到新作品當中的熟悉痕跡。而這樣連來連去的意義何在?湯瑪斯.佛斯特認為,這是為了滿足讀者對「新舊共存」的渴望:「我們希望故事很新奇,但也希望故事很熟悉;我們都想讀一本從來沒讀過的小說,但又希望新中有舊,讓我們可以從舊有的閱讀經驗中了解新的文本。如果一則故事能夠新舊共存,就能在故事的主旋律之外譜出和諧的弦外之音,從而帶出深度和厚度,引起更大的迴響和共鳴。」(p.99-100)湯瑪斯.佛斯特講出了一個重要的兩難:如果作家寫出了完全陳舊的故事,讀者會覺得很無聊;但如果作家寫出來的故事完全跳tone,無跡可尋,我們又會看不懂它到底想表達什麼。所以怎麼解決兩難呢?當然就是「新舊共存」啦,表面上是新的故事,但實際上充滿了人們熟悉的象徵和模式。

    而如果我們接受了「互文性」的概念,就會得到跟湯瑪斯.佛斯特一樣的結論:「如果你發現甲文學和乙文學竟然如此相似,不需要太過訝異。文學作品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原創』。」(p.50)這非常違反一般人的直觀,但仔細想想,如果每一個作品的意義,都是被前面的作品所定義的,那其實所有文學作品都是在固定的軌道上行走,沒有100%的「原創」這回事——正如前面所說,如果真有一部全新的作品,我們會覺得它很跳tone、看不懂它到底想表達什麼。因此,所有的作品都是「再生」或「轉世」而來的。湯瑪斯.佛斯特說:「從故事中再生故事;從詩歌中再生詩歌;文學的再生不僅限於同一文類,例如戲劇也可以衍生出詩詞,小說也可以繁衍出歌曲。」(p.55)每一部我們看到的作品,背後都扛著某一文化演變至今的重量。

    而這些「再生」或「轉世」關係,也會有各種組合:「文學作品之間的相似之處有時直接了當、有時含沙射影,時而令人噴飯、時而令人泫然欲泣,只要多加閱讀,便能讀出這些文本之間的關聯。」因此,辨認出某作品「像」過去的某舊作,只是閱讀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問,新作的作者為什麼要連結到那部舊作?這個「再生版」或「轉世版」做了什麼改造?從這樣的改造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作者到底是同意舊作的看法呢,還是引述來批評、來諷刺的。


方向很明確,答案卻有寬闊的可能

    《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教給我們的,是一套方法,旨在告訴我們「方向」——要去辨認象徵和模式。它同時也提供了數十個象徵或模式上的「看點」,這些知識都能幫助你閱讀西方文學的作品時,更能搞清楚作家的用意。但身為台灣的讀者,我們千萬要記得,他是站在西方文學的傳統來思考西方的文學作品,我們不應該把書中的案例直接套用到中文世界的文學作品裡面。

    你也許有注意到,前面的討論中,我刻意把例子換成了中文現代文學,而不是《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大量引用的英美文學作品。這是因為,無論是象徵、模式還是互文性,都會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每位作家都是在自己的文化傳統裡成長的,他們也會優先引用自己最熟的東西。喬哀思借用荷馬史詩的典故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你在白先勇的小說中看到一群人在吃飯,與其往《聖經》的「聖餐禮」聯想,不如往《紅樓夢》的用餐場景著手,可能會更準確;如果你讀到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與其聯想希臘神話裡面宙斯跟牛的一段緣份,不如思考它和日治時期呂赫若寫的〈牛車〉有沒有關聯。

    這本書的精華是指出明確的「方向」,讓我們知道該如何更深刻地思考文學,但並不是給我們現成的「答案」。從湯瑪斯.佛斯特提供的三個關鍵概念入手,我們會知道要注意什麼地方,要如何穿透表面元素。但這套方法可以分析出來的「答案」卻有著非常寬闊的可能性。從他提供的案例開始練習,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豐富的閱讀感受,才是吸收這本書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