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因為統治者的政治盤算,台灣的文學變很不自然,但當戰鬥文藝、反共文學瀰漫文壇,在這之外是否也有性別平權的「彩蛋」?
在男性向外追求反共大敘事的同時,女性則關注向內的家庭、感情等,作家、文學評論家朱宥勳認為,從現今的眼光來看,這些當時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閨秀文學,反而是後來文學發展的主線:「我們可能大部分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可是你有家庭吧?你會談戀愛吧?你總是會面臨到跟她們相同的這些困境。」
從張秀亞、林海音、郭良蕙到聶華苓,她們的視野其實並不侷限於所謂家庭、相夫教子,而是開始思考如果每個女性遇到的家庭困境都類似,那背後是不是還有一個更大的結構問題?
其實婚姻很辛苦、離婚後可以找到下一春,情慾使人掙扎.......,在一片荒蕪的年代,這片女聲為後來即將到來的現代主義文學、鄉土文學到女性文學,默默種下了重要的根基。
▹ 鏡好聽:https://bit.ly/3nLQxgH
▹ Spotify:https://spoti.fi/2WE3WxV
▹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A7gOdz
▹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3a6Ln8D
本集重點
04:20 反共文學外,女作家婚戀主題的新高度
06:20 張秀亞:我們的問題不在於階級,而是性別結構
07:56 林海音:創造聯合報副刊的文壇指標性
12:30 情慾解放:郭良蕙《心鎖》一個女大生周旋於三個男子的故事
17:00 逃避國家的蔽蔭聶華苓
23:05 這其實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共同製作播出的《臺灣性別文學講》】每週一上線全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