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2525Plus】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陳映真
2021/12/17
_
他人之眼
這支影片,是大塊文化25週年系列活動拍攝的。出版社給我大概三十分鐘的時間,聊聊今年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有趣的是,拍攝的攝影棚,以前就是「輝瑞藥廠」之所在地,也就是《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所介紹的陳映真任職的地方——他曾經就在這棟大樓工作呢。
因此,我便決定以陳映真為主軸,來聊聊書裡的一些想法,以及我沒收錄在書中的一些故事。
趙剛教授,您或許還是需要一點台灣文學
2016-09-06 _
時事雜談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吧。喜歡陳映真的小說,真的不需要找那麼多外圍的藉口來壯膽。同樣的,想要發揚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民族認同,也不必塑造一位假的先知來壯膽。放過陳映真,也放過自己,好好地自己把自己的話說清楚吧。
生養的暗面,罪咎的根源:重讀陳映真
2016-01-20 _
文學評論
那是帶在血裡面的罪。這樣的精神刻痕,閃現在小說當中的,就是小說角色時常出現的「無理由的罪咎」。你有罪,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是因為你生而為你;或者說,錯誤早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就種下了⋯⋯
遙遠的回音
2021-08-28 _
抒情散文
鍾老已經去世了,但他的回音並沒有散佚。彷彿就是專程來告訴我:嘿,你寫完啦,那,有件事要讓你知道囉⋯⋯大學參加寫作團體之後,我和幾個朋友三不五時都會把「文學之神」掛在嘴上。但這一刻,我真真切切感覺到,如果真的有神,這必是祂安排的吧。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後記:這也是他們教會我的
2021-09-04 _
抒情散文
現在就只做我現在能做到的事,那些看似毫無不現實的夢,才有機會一一完成。
這也是他們的故事教會我的。
銘刻故事的故事(盛浩偉《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推薦序)
2021-09-07 _
他人之眼
文學一向是單純,卻又沒那麼單純的一件事。只要有人寫下,文學就會存在;但就算有人寫下文學,它仍舊可能被輕視、被遺忘、被束之高閣,而寫下它的人,也可能因此掏空自我,卻沒有獲得任何回報。這毋寧是悲劇。要盡力避免這樣的悲劇頻繁發生,就需要有人付出心力,做些什麼。這是列於這條「不得不」傳統當中的作家及作品們,有深刻體悟並付諸行動的事;而我私心以為,這也是朱宥勳沒有在寫小說的時候,總是努力在做的事情。
因為他們沒有教我放棄—— 專訪朱宥勳《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by陳芷儀
2022-01-04 _
他人之眼
本文為陳芷儀專訪、發表於「歪腦why not」網站。全文環繞著2021年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內文多有我在他處未曾談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