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發生的與未曾發生的歷史現場:清法戰爭的砲台故事

2023/02/10 _時事雜談

 

一場與台灣無關的戰爭

 

西元1884年,台灣爆發了一場本來跟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戰爭。相比與此前真的在台灣極為活躍的海盜與民變,相比於真的發生族群衝突的「牡丹社事件」,這場「清法戰爭」從頭到尾,就是遠在萬里之外的一群政治人物搞出來的事故。台灣人什麼都沒做,突然就被強大的法國遠東艦隊攻擊、封鎖,並且在長達數個月的對峙之後,又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煙消雲散,徒留對戰雙方大量的屍體,以及幾座至今仍能供人憑弔的砲台:基隆的「二沙灣砲台」、淡水的「滬尾砲台」以及澎湖的「西嶼西臺」和「西嶼東臺」。

 

為什麼法國人會突然決定打台灣?一切的起因,竟是從越南開始的。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希望像其他歐洲強國一樣,在海外拓增自己的殖民地。在亞洲,他們盯上的目標是越南。越南此前是清朝的「保護國」,面對法國的步步進逼,清朝自然必須出兵協防。因此,清法兩國便開始了一連串打打談談的過程。到了1884年,清朝代表李鴻章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簽訂了「李福協定」。這次協議,就如同清朝與許多國家曾經達成的多次協議一樣,雙方存在著巨大的認知差距——法軍認為清廷已經答應撤軍,但清軍卻沒有收到命令。於是,就在法軍派兵接收一處名為「北黎」的地方時,清軍拒絕撤退,並且開火攻擊強硬進入的法軍,釀成了「觀音橋事件」。

 

這場衝突震動了法國政壇,國內輿論認為清廷背信忘義。法國再次要求清軍撤出越南之外,更向清廷要求兩億五千萬法郎的軍費賠償。清軍此前既然不退,此時當然更沒有突然低聲下氣的道理,雙方在越南繼續對峙。這時候,法國政府想到了台灣——或更精確地說,他們想到了「基隆」。

 

基隆可以拿來幹嘛?拿來當「擔保品」。法國政府的算盤是這樣打的:雖然越南是清朝的保護國,但不管佔領越南多少土地,大清國本身並不會受到傷害。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另外開一條戰線,攻佔一塊清國領土,以此為「擔保品」。如果清廷想要索回該處,就乖乖退出越南、賠償軍費;如果清廷拒絕妥協,那這處「擔保品」也要具有戰略價值,可以讓法國持續在亞洲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