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lian原住民廣播電台」主持人璽固・馬耀在臉書上,po出一段孩子與小學老師的對話:
國小四年級的回家作業:「台灣原住民是來自?」
孩子回答:「原住民的祖先就是在台灣。」
老師:「請認真作答,原住民的祖先是比漢人更早來自中國大陸的民族。」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網友的不滿,認為老師的發言凌駕了歷史事實。我不在現場,無法確認當下的對話情境。但如果這段轉述屬實,老師的反應確實極為不當。一般而言,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大致有「來自中國大陸」、「來自中南半島」和「來自南太平洋」三種說法,「來自中國大陸」並非定說,老師的說法顯然未經深思,也不公正。
然而,我更在意的是璽固・馬耀同時貼出的康軒版社會課本。在課本的相關章節中,第一段課文是這樣的:
「家鄉居民的祖先,有的是原本就住在台灣的原住民族,有的是從明清兩代以來,陸續從中國大陸福建、廣東移入台灣的漢人。」
如果依照課文脈絡,孩子的回答是完全正確的。課文的第二短句就明指「有的是原本就住在台灣的原住民族」,孩子只是重複了課文的說法。反而是老師的說法令人匪夷所思,在課本上完全找不到根據。依課文文義,「從中國大陸移入」的就是漢人,並沒有提及原住民。
若前文師生對話之轉述沒有太大誤差,這其實透露了部分教師在教學專業與教學倫理的雙重欠缺:在沒有充分備課與充足查證之下,傳播錯誤知識,是沒有專業;在面對學生不同於己的發言時,不是先試圖理解「學生為何這樣說」,而是直接施以道德否定,是缺乏倫理。兩者合而為一時,我們看到的是最不應該出現、卻最難根除的教育陋習——教師以其權威的、優勢的權力關係,強硬壓制學生的理解、取消學生的意見,而沒有促進更多討論。這不是教育,恰恰正是「反教育」。
近幾年來,隨著108課綱的推進,「閱讀理解」也成為熱門領域。伴隨著「閱讀理解」的興起,「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降」也常常成為佐證「閱讀理解很重要」的理由。然而,「閱讀理解」強調的正是「讀到什麼、就說什麼」的證據精神;也強調多方採證、比對不同立場之說法的開放精神。閱讀建基於證據,理解建基於開放,如此才能不囿於個人之偏見與經驗,真正讀到東西。
然而,璽固・馬耀所轉述的一場師生對話卻讓我們知道,需要「閱讀理解」訓練的,恐怕不只是學生,還包括不少老師。學生的閱讀能力或許真的很需要改進,但在檢討學生容易,我們成人要承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問題,或許是更必要卻也更困難的吧。我們在網路上讀到轉述過的單一事件是否完全精確,這很難確認;但令人感嘆的是,諸如此類的事件卻時有所聞,並非孤例。
真正要先「認真作答」的,是站在講台上的成人,而不是孩子。問題是,我們願意承認那裡有一個需要「認真作答」的問題嗎?
(刊載於《蘋果日報》「蘋中信」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