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傳統與創新——如何流行化?(訪談、撰文:呂函螢、潘妤梵)

2023/08/09 _他人之眼

按:本文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訊的訪談,希望我從校友的角度,談談這幾年的文學實踐與新媒體經驗。其中有部分「心法」,是在他處比較少有機會談到的,在此一併分享。

 

畢業於人社系(人社院學士班前身)與台文所的知名作家朱宥勳,近年經營YouTube頻道「朱宥勳使出人生攻擊!」有成,訂閱數超過12萬,其中頻道裡「聽歌職業病」的單元,影片最高點擊量已有78萬次。本期兩位小編透過友情牽線,專訪到朱宥勳本人,期待可讓讀者們了解現今自媒體的生態樣貌,以及朱宥勳在看待傳統與創新之間的獨特觀點,並介紹他在學時期,從人社系、台文所的學習歷程對他個人的自身影響,以及職場上如何發揮所學、所長,進而結合時代趨勢,讓人文與社會學科走向潮流!

 

帶有動感的內容農場標題法

除了經營自媒體的成功,朱宥勳在詮釋文學經典讀本時,予人第一印象便是好讀、好理解,特別對於初入文學領域的國、高中生而言,也因此他的書在學生市場上特別受歡迎。吸引人的特點,朱宥勳認為秘訣是把標題稍微拉長,不以一個辭彙,而是一個短句,並且以短句表達行進中的動作,讓動感變得很強的話,吸引力也會跟著變強。例如《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有一章提到整個文壇都是林海音的平衡木,讀者腦海中會有一個人在平衡木上晃來晃去的動感。又如書名為《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多數人直覺可能是「那他們在做啥?」就像一個現在進行式,這其實也是寫小說的技巧,從一個奇怪的地方切入,不直接給讀者結論,而是給他們一個懸而未決的狀態。

 

或是在他去年(2022年)出版的小說《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書名並沒有直說證言什麼?或誰否認?而是要讓它是一個動作,是一個折衷點,有點像是在寫一個動態感比較強的散文句子,既可以兼顧趣味性又不會太低俗,具有一定吸引力。朱宥勳也認為,當時在這些文章的標題上花了非常多力氣。一則因為擔心編輯會下他不能接受的標題,二也是擔心一個標題如果有明確的結論,讀者就會覺得看完標題就好,無須深入。

 

個人品牌的建立

如何吸引受眾目光是朱宥勳很著重的一個觀察,他把經營自媒體規畫為一個鐵三角,三個點有各自的功能。首先在文字上或與專業人士溝通,他會運用臉書,因為臉書對文字的載體較友善,雖然觸及率會跳開,但起碼能發送文字,IG跟抖音就無法做到。而他另一個陣地就是YouTube頻道,但他認為其實頻道並非主力,比較像他的個人品牌。也許每個月都要付一筆錢去做影片卻無法打平損益,為什麼還是要做?因為這對他個人來說就像平台廣告,可以讓認識的人知道這裡有位作家在活動,接下來可能就會開啟額外的合作機會。

 

例如學校國文老師會以影片做為教材,老師們想找作家來演講時便會想到他,也可能在他未知之處,會有相關資料擴散出去。然而這些潛在的讀者或消費者,或許關掉網頁後就會找不到資訊,等下次想起他也許十年後了。透過YouTube和臉書的累積,這些潛在受眾才有可能留下來,這對朱宥勳而言就可以做一個收納的動作,將這些可能的受眾聚攏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第三個則是個人網站,雖然自認老派,但個人網站對他來說是最重度使用者面對他的地方。在個人網站可以跟他有最深度的討論,網站留言區都是很長的留言,他也會以長文回覆。

 

甚至有學生想做報告,有研究者想做研究,他的網站可能都有資料,是一個可以有深度去做溝通的點。他相信,透過分析和評估每個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媒體管道,進而建立個人品牌。

 

新瓶裝舊酒——新詞彙包裝既有概念

傳統能夠再次回到生活,使大家覺得有感,這是由當代社會的結構決定。朱宥勳談到賴和的〈蛇先生〉這篇日治小說,看似離我們遙遠,其實內容觸及民俗療法的問題,民俗療法這對當代人來說是有感的,這便是從傳統之中找到一個現代性的接點。又如這幾年大家都很喜歡講斜槓,但其實斜槓並非現在才有。一百年前的人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樣,哪怕是農村的人也不會只有種田,但他們不會說自己斜槓。斜槓一詞之所以流行,是因為重新刷新了認知語言,讓大家覺得有一個新的詞彙去描述一件早就已經知道的事情。

 

新的語言可視為一種包裝的手法,但有時候是選材的問題。朱宥勳提到文協百年,文協當年他們爭取的,都是我們現在的日常。也談到議會請願運動如同今天看到的立法院爭取各式各樣的福利,這些都是一般人熟悉的。但有了熟悉的要素,也要提供新的元素。

 

文協那時開飛機在東京上空繞三圈把傳單發下去宣傳這件事,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新鮮的。這時候讀者感覺就會被點亮。他認為後面這個包裝非常必要,如果只講前面已知的東西或後面新奇的都不夠,必須兩者相乘。

 

這樣的思考結構在把傳統找回時,是一種可利用的心理狀態。所以他通常會有兩手策略,一手就是以前就是這麼做的,至今依然如此,這是熟悉感。但是他會選用一個很奇怪的詞來說,感覺就會被刷新,也就可以同時照顧到兩端。

 

人社院的學習歷程

朱宥勳認為他在工作上運用到大學時所學的比想像中深刻很多。這些東西在當代的寫作、輿論及市場上比很多人以為的都要好用。人社系時期,他當時主修社會學跟歷史學,每學期大量的簡報跟報告,讓他養成習慣,他可以在短時間內便具有明確的論述框架,出社會以後,書寫一般的評論或論述他都可以很快出手完成。也是在進到人社系,他學會了去價值判斷,可以客觀冷靜地觀察。在台文所的學習,他得到最大的資源就是知識的搬運,將台文所的研究文獻或老師們的研究,翻成外面的人聽得懂的、有感覺的話講出去,這也是他目前一直做的工作。對他而言,這段在人社系與台文所的訓練很紮實。

 

在學科訓練下過功夫而在作家界有些傳聞的朱宥勳,經常被視為「戰神系」,但他也澄清自己不想當「新一代戰神」,他說翻開文學史比他兇的人太多了,如張我軍、陳映真。也鼓勵有人可以超越他,希望大家越來越兇。

 

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朱宥勳提出其實學生時期是一個做自媒體很好的時代,每個禮拜僅須花四、五小時就可以。大二就找個有興趣的主題做下去,做到大四、碩一,可能就小有所成。等到畢業或出社會可能就會多一個選擇,即使不是專職,亦有一個額外的收入。他也鼓勵寫作的人,大學就可以開始寫,趁時間多就開始做,而不是等畢業後才開始。也期望有心朝向自媒體經營的學弟妹,要撐得夠久,重點是持續、穩定地更新經營,如此方可開花結果。

・原文刊載於人社院電子報4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