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如果閱讀不再是個人的事

2016/09/13 _抒情散文


    事實上,利用網路和影音媒介,來向更多人推廣文學,最早並不是我的主意。至少在我身邊的朋友當中,就多有先行的嘗試。比如在2007年左右,黃崇凱就已經有個「幫你找書讀」的計畫。那時候我剛升大學、也剛剛加入從低潮中站起來的耕莘寫作會,在那裡認識了包含他在內的一大群寫作者。當時的計畫很簡單:黃崇凱拿著一台DV(是的,當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去找一些作家或文化人,「突襲」他們正在讀什麼書,包包裡又帶著什麼書,以此拍成介紹書籍的街拍短片。這個計畫並沒有持續很久,主要是我們當時所能動用的資源遠比現在少,當時的社群網站又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更難把短片推送出去。

    但這個「主動在其他媒介上進行文學推廣」的概念,卻因此在我心裡種下了。接下來的幾年,不同的朋友還有些其他的嘗試,比如李奕樵。在籌備某年的營隊時,他自己寫了一支程式,讓所有營隊成員(包含導師、工作人員、學員)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品味清單」。你只要寫入一本書的書名,就可以建立一個標籤,並且將它分配在「非常喜歡」、「喜歡」、「不喜歡」、「厭惡」四個等級當中。四個等級,是為了逼迫大家選邊站,這樣才能明確看出品味的趨向。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標籤,也可以從別人已經建立的標籤當中抓取。當大家清單建立完成之後,程式就能演算出:誰的品味清單跟你最接近?你跟哪位導師最像,又跟哪位導師距離最遠?作為營隊主辦單位,我們也利用這支程式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學員在自己的小組當中,一定找得到同步率高的知己,也一定會有打破同溫層的組合,讓每個小組能真正在品味上多元分佈。

    現在回頭看來,這兩次行動雖然都不是我們這次要談的「直播」,但似乎都從某個角度,扣中了關於文學的「直播」為何可能的條件:閱讀不必侷限在傳統的紙頁上;某一作家的讀者可以自然形成某種「社群」或「組織」,作為文學作品擴散的基礎網路;以及,最重要的,文學閱讀可以不只是「個人的」或「孤獨的」行為,它可以跟人們與生俱來的社交慾望連結在一起。

    當然,我這樣說是後見之明。在我去年開始萌發「透過直播講小說」的時候,對於這種辦法可不可行,我是一點把握都沒有。在最初的發想裡,我希望這種直播可以跟一般的演講或座談會有所區隔;而我回想這類活動,最讓我不滿的部分,往往是「不能深入」。這是因為聽眾通常是自由參加,程度參差不齊,每個人的先備知識無法掌握,所以只能取低標來談,幾乎都要花大部分的時間來重述最基本的概念。除非是一系列連續的課程,並且保證是同一批聽眾,不然都沒有什麼機會談比較「進階」的話題。除此之外,公開的演講或講座,本質上是一種休閒活動,不管講題再嚴肅,都免不了是一個「表演」的場合。在這樣的場合裡,比較好的講述風格,是結構分明、提綱挈領、概念清晰、語言富有活力,而比較難進行細節的深入探討。

    因此,我最早開直播來談小說,就是為了做「演講做不到的事」——我要來逐字逐句細讀文本。

    以此為前提,所以我沒選擇一般最流行的Facebook直播,因為那樣無法清楚地投影文本。我另外找了可以滿足我需求的平台「Livehouse」,讓我的直播畫面永遠有七成面積是小說文本,我的頭像就像那些播報電競比賽的賽評一樣,縮在小小的角落。這沒什麼不對,看別人打電動的時候,遊戲畫面是主角;看我讀小說,小說就是我們的遊戲畫面。從今年陸續開台的幾個談文學的直播節目來看,大約就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我和盛浩偉這種狂塞文本的,二是顏訥、陳栢青和李屏瑤主持的,「以人聊書」的「作家事」。憑直覺來看,後者其實是比較好的節目模式。不管在視覺壓力還是節目節奏上,都更輕鬆也更有彈性。

    ——真的有人要看逐字逐句讀小說的直播嗎?

    說真的,我不樂觀。我給自己的目標是:第一次開台,有二十人就算及格了。二十人就等於成功開了一場小型的、逐字細讀的讀書會⋯⋯

    但最後跑出來的數字出乎意料。從五月至今,我開了五場直播,每場總觀看人次在一千到三千之間;同時在線人數都在一百到五百之間。我不打算假裝清高,說一些人數不重要、文學並不是看數據之類的鬼話,我要說的正是:不,數字非常重要。如果說某次直播,同時在線人數始終保持在120人左右的話,我們就有把握可以宣稱,這一場直播至少讓近百人紮紮實實讀完了某部作品。一次一百人,都一字一字讀過,幾乎沒什麼活動及得上這種傳播效率。

    原來有這麼多人,會對這麼硬派的文本細讀方式有興趣。

    幾次之後,我才慢慢釐清,這種直播不小心擊中的「需求」是什麼。首先是,由於我要進行文本細讀,所以我必然會朗讀文本中的每一個段落,然後再行解說。這種模式,就讓我的直播帶有了「廣播」的可能性。從許多聽眾的回饋可以得知,許多人真的就是像聽廣播一樣,就把網站開著,然後同時做別的事情。因此,看似笨拙的「朗讀-講解」流程,反而意外地適用於低度壓力的閱聽環境。不像是實體講座,聽眾本人無須赴會,也無須「專心」去面對講者,只要留著耳朵就可以參與了。

    而第二件事或許是更重要的:這種直播讀小說的模式,讓閱讀不再是一種「孤獨的行為」。雖然不少文人都曾歌頌獨處,但不可諱言地,大多數人類都還是有社交、與他人連結的需求。一個人閱讀很無聊,一群人閱讀、而且還有一個人會在旁邊碎碎念,就稍微沒那麼無聊了。而如果這一群人還可以透過聊天室互相交流,一起分享閱讀過程中的情緒變化、插科打諢的話,那這就很接近一場以文本為核心的小型聚會了。是「聚會」,不是「演講」,因為後者是不能隨便聊天的——不然講者會講不下去。但在直播的世界裡,你無論如何七嘴八舌都不會吵到講者。這樣的交流是非常有趣的,除了所有與會者(當然包括我)都可以隨時發問、交換意見外,有時也會碰撞出精彩的瞬間。比如我讀白先勇〈一把青〉時,就有好幾個段落,可以明顯看到聊天室的聽眾們已經被情節虐到集體崩潰了。或者讀魯迅〈藥〉的時候,突然有個聽眾化名成故事中的角色上來,煞有介事地回應我、吐槽我讀到的段落。很快地,整個聊天室都瘋了,大家紛紛化名成不同的角色,跑進來大亂鬥。

    我當然還是認真講完那場直播了,但後半段都憋笑得很痛苦。

    媒介轉換之後,行為模式也會跟著轉換。直播只是一個例子,提醒我自己:思考文學未來的可能性時,不能單純的只是將不同的媒介,視為不同的「排字平台」。文字仍然有它歷久彌新的力道,但人們使用它的方式,卻未必只能如過去想像的那樣。也許很快地,文學讀者和作者就不會再跟一個個封閉而孤立的小房間聯想在一起了;我們將真正地開始成為星座,彼此都成為同一張無形之網當中,互相連結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