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評論文字的消亡與誕生

2016/07/17 _文學評論
    過去幾年,台灣非常迫切地感受到文學評論版面的萎縮。市面上主要的文學雜誌如《聯合文學》、《印刻文學生活誌》、《文訊》和《幼獅文藝》等,透過其專題企畫,多少還提供了一些評論或者是有評論價值的文章(比如帶有觀點的書介、訪談、補充資料),但版面不多,所評論的對象也往往必須跟隨新書的節奏或者編輯企畫走,無論是新書評論還是經典重讀都缺乏全面性。報紙副刊則隨著讀者的閱讀習慣,日漸放棄長文連載、加大字體和行距、挪出較多空間配圖,使得每日能夠刊出的主文僅略多於2500字,其餘版面更是必須壓縮在600字上下,難以展開完整論點。

    而根據詩人印卡在去年八月底「你們這些學院派:學術研究與文學評論的互動」座談會上分析的,台灣近年文學評論文字的衰弱,與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有很大的關係。在這場運動中,入主了《中國時報》的蔡衍明的行事風格荒腔走板,與知識份子的社群全面決裂,加之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蔡衍明背後的中國因素更是讓許多台灣人戒慎恐懼。因此,許多曾為《中國時報》撰稿的作家、學者紛紛發起了「拒寫中時」的抗議,一時之間,中時「開卷」和「人間副刊」等版面損失了大量長期經營下來的專業作者。即便這兩處在政治立場上,相較於其他版面還算謹慎持重,並未有太多荒腔走板的表現,但文學圈內的不少人還是覺得與《中國時報》的版面有牽連是一件尷尬的事。這個本來可以「養」一些評論作者的平台,突然遭遇了重創。——這點我或可提供一點個人經驗佐證:在當年,我身邊的許多年輕寫作者,甚至都在遲疑是否要投稿「時報文學獎」;後來有朋友得獎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始思考如何利用發表得獎感言的機會,向蔡衍明抗議。

    因此,弔詭的是,隨著2013年「洪仲丘事件」的政治熱度上升,台灣人在「評論」上的需求和產能都上升了,但文學評論卻還是持續探底。除了原有的紙本刊物外,無數的時事評論網站此起彼落,從「獨立天下」、「風傳媒」、「鳴人堂」,到「報導者」、「上報」(以及設有台灣部門的香港媒體「端傳媒」),將台灣的言論密度和速度都帶到了過去難以想像的地步。當然,在這股熱潮當中產生的文章良莠不齊,許多都是用過即丟的消費品(以結果論,我自己也寫過不少)。仔細注意這些「新媒體」的陣容,一定比例來自於《中國時報》人心離散後,紛紛出走的媒體人們。相對於這樣的活力,文學評論的版面卻幾乎一片死寂。除了2013年我和朋友創刊、發行量不高的電子書刊物《秘密讀者》,以及2014年由人間出版社編輯的季刊《橋》以外,並沒有太多好消息。

    身為關心文學評論發展的寫作者,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文學評論日漸消亡的結構性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也同時是在問:有沒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重新創造讀者對文學評論的需要?

    其中一個切入點,或許能夠從去年4月的一場座談會「《秘密讀者》搞什麼?」當中,與會講者蔡宜文的一段話說起。蔡宜文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並沒有任何文學相關的經歷,但其碩論的主題是台灣異性戀的親密關係,對養成「如何戀愛」之重要機制的通俗文學頗有涉獵,因而為《秘密讀者》撰寫了若干評論。而在這場座談當中,她也以「文學的局外人」觀點,提出了有趣的觀察:
 

    在我參與《秘密讀者》的期間,常常聽到文學人在說:「因為書評的數量減少了,所以文學書的銷量一直掉。」所以文學人好像都會預設,如果書評興盛了,就會幫助文學書的銷售。但其實在我看來,因果關係剛好相反:「就是因為文學書的銷量掉了,所以書評的數量一直減少。」


    在這樣的觀察下,書籍的銷量才是一切運作的基礎。先有了銷量之後,「書評」作為延伸的產品,才有可能出現。因此如果沿著「用增加書評來刺激銷量」的思路來行事,無疑是倒果為因,沒有效果是必然的。而很不幸地,在已經萎縮到不行的報刊版面安排書評,卻幾乎是台灣出版社在推文學書時,頗為重視的行銷手段之一。依此而言,這樣的「業配」書評其實是不會有太多行銷效果的,因為這並不是真正從讀者當中生發出來的輿論力量,只是白白摧毀書評版面的公信力而已。

    睽諸事實,這樣的說法還真有其道理。比如在台灣最大的BBS站當中,有一個「YuanChuang」(原創)版,是許多台灣讀者討論「BL小說」(Boy’s Love,在中國又稱「耽美小說」,意指專以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戀愛為主題的小說。但不同於「同志小說」,BL小說通常是女性作者寫給女性讀者的通俗文學,敘事模式比較接近言情小說)的集散地。在這個板塊當中,我們如果將「推薦」和「心得」兩個分類底下的文章視為某種比較寬鬆的「文學評論」,從今年1月1日至7月27日期間,已有330篇文章。即便裡面多數的文章,從嚴格的文學標準來審視,並不算是太好的評論,但這種讀者資訊交流的熱絡程度,是純文學出版品想都不敢想的——就算我們能窮搜每一個網路角落當中,一般讀者自然生發的評論,2016年一整年加起來恐怕也就百篇上下而已吧。而在這裡,僅僅是一個BBS討論區,就可以有六倍以上的產能。

    而話又說回來,YuanChuang版的評論至少能促成讀者對文本的實質理解,所謂「名門正派」的文學書評,有同等溝通的能力和意願者,數量少到大概足以使文壇集體愧死。如果「名門正派」的人們還知道什麼是羞愧的話。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中國的「晉江文學城」。這是一個以女性為主要客群的通俗文學網站(相較於「起點中文網」以男性為主),有大量的言情小說、耽美小說的寫手駐站,其中有極少數的作者會在此竄紅,獲得實體書出版、影視改編、遊戲改編的機會。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後宮甄嬛傳》和《琅琊榜》。如果先暫時放下我們對文學的想法,以一種人類學式的眼光觀察這個網站的演變過程的話,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可以讓我們看到「文學評論的誕生」。

    在「晉江文學城」當中,除了對小說本身有非常細緻的分類之外,也透過演算機制鼓勵讀者評論,在小說底下留言可以為該作者加分。此外,也有專門的「評論頻道」和數個論壇供讀者進行評論,在這些地方被討論的作品,自然會比其他作品多出曝光的機會,因而作者多半也會鼓勵自己的粉絲進行評論。在晉江官方文件裡,也制定了「精華長評」的標準,凡是通過此一標準,網站編輯便會將該評文標注為精華:
 

1.客觀合理,言辭得當。
2.針對文章本身評論。(衍生的番外等作品、所評文章的情節、人物介紹一律不列為加精範疇。)
3.字數必須超過1000、簡體中文字體。(外語類、文言文類、或半文言性質類評論一律不列為加精範疇。)
4.評論中大段引用原文、其它文章資料,與正文無關話題,或使用外文超過1/3左右的,一律不加精,且作清零處理。
5.詩詞歌賦(無論古代現代)的引用不得超過八句,全文引用者有充數嫌疑,不作精華考慮。



    除了對字數、引用所佔的比例有嚴格規範外——這比許多文學系所的報告還嚴格——,這個標準最注重的是「針對文章本身的評論」,而且連重述劇情都不能佔過高的比例。在這個標準之下,晉江評論頻道的論點不見得多高明,但溝通效率是非常好的。每一則評論都會指明評論對象是哪部作品、甚至哪個章節,除了必要的說明外,幾乎都會很明快地進入讀者個人的判讀,比起台灣大多數書評的談玄弄虛、卻沒什麼資訊量要乾脆得多了。當然,不可諱言的是,網站上大多數評論仍然留在個人好惡的層次,無法形成很精密的體系。但由於累積的數量實在太多,因此也能屢見令人讚嘆的評論。比如有位晉江作家Erus所撰寫的〈新手寫文攻略〉,即是披沙揀金之後的經典之作。此文長達五萬字,不但談及作家身份經營(包含應當如何面對評論),更包含許多紮實的創作理論。雖然Erus自承不是文學專業出身,那些方法只是個人經驗的總結,但除了他所用的名詞和文學系所不盡相同之外,他談如何運鏡、轉場、掌控節奏、調整文字風格、小說的佈局和結構控制、如何開篇、如何斷分章節,無一不是專業水準,遠勝市面不少創作論,就算不想在晉江討生活,也非常值得一讀,那是數百萬字和上億流量經驗凝結下來的基本功,不可小覷。

    另一篇點閱率很高的〈小白文的存在價值〉,不但是針對某一次文類(「小白文」——這是晉江發展出來的眾多「文學術語」之一,意指在設定和架構上非常隨興鬆散,只為討好讀者而存在的作品)的討論,更讓我們看見,原來在網路文學的世界裡,區分「雅」「俗」的結構仍然還是存在的,只是區分標準不同了,背後運作的邏輯並沒有什麼差別。對很多人來說,「網路文學」就等於俗的、大眾的文學,可是在所謂大眾文學的晉江,竟然也慢慢分化出「更俗、更大眾」的分類。

    而有趣的是,蓬勃的小說發表帶來了大量的評論需求,量變帶來質變的結果,就是晉江讀者群中也開始分化出「專業讀者」,也就是「專職評論者」的組織。在晉江上,出現了許多「收文出評」的「評舖」或「長評舖」,他們平時聚集了一群評論員,任何讀者、作者都可以到評舖來「下單」,他們指派評論員撰寫千字以上的長評「出單」。久而久之,他們也自然發展出互動的規範,例如「新星文學社長評舖」的首頁,就載明了收文的標準、以及他們對自家評論員的要求:
 

    至少閱讀待評作品前十萬字或全部公眾章節,完成不少於一千字的評論。評論要求就事論事,以客觀的態度,具體分析作品本身,做到言之有據,有的放矢。具體應包括對作品的整體評述,細節探討,優/缺點分析及對後續發展的具體建議。同時應滿足以下標準: 1、語言規範,表述得體。 2、態度理性,角度客觀。 3、內容充實,條理清晰。 4、推衍合理,論證嚴密。


    無論就組織規模或者執行的紀律性看起來,台灣的書評版面都還有得努力。

    我無意提倡一種「經濟決定論」,認為文學評論的問題,只需要透過商業模式的改善就能迎刃而解。上述的案例,僅是提供一種刺激思考的比較視野,而不是率然抄用——無論如何,純文學小說就是和BL小說有本質上的不同,客觀上有不能也不願商業化之處。然而我認為,這些案例仍然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長久以來,我們或許是過度看重「專業讀者」所產出的評論了——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是,普通讀者自己也有話要說,但是我們的整個文學生產體系都掩耳不聽?或許,普通讀者的意見比我們以為的還要重要,可能蘊含了某些洞見在內?如果這樣的猜測不致大謬的話,我們應該努力的目標,就不僅是想盡辦法榨取版面來容納專業讀者的書評,而更應該去建立一個立體的、多層次的意見交換系統,讓不同取向的讀者都有機會發出聲音。我們以為的一片荒野,也許正是萬物騷動的草原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