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全部
小說創作
抒情散文
文學評論
時事雜談
Youtube
他人之眼
少作紀念
文章
假如沒有李登輝:外省-國民黨的「李登輝情結」
2020/08/03 _
時事雜談
2020年7月30日,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他的逝世也像他的人生一樣充滿戲劇性,先是7月29日晚間一波大規模的誤傳,然後才是隔天的壽終正寢。而這一天的時差,適足以讓我們看到人心的發酵,特別是「外省-國民黨」族群的「李登輝情結」。
給下個一百年的備忘錄:新世紀第一棒,從民進黨逆轉戰開始
2020/01/13 _
時事雜談
這一前一後兩個日期,像個括弧一樣象徵了這一百年來,台灣人的無奈、掙扎與追求。從任何角度來看,台灣人在這一百年中絕不能算是順遂。在歷史上,我們一直是個多颱風多地震的島嶼;還留下來的人,大概都有幾分執拗吧。
【退讚台灣史】1963年,陳智雄遭到槍決。
2019/10/15 _
時事雜談
他們都是見過東南亞那茂盛的生命力的台灣人,從此就沒辦法再麻木自己了吧。
他們證明了,台獨從來不是內向的運動:從一開始,它就是跟世界的脈動連結在一起的。
《返校》:學校的陰森,是因為政治的恐怖
2019/09/21 _
時事雜談
但《返校》的特出之處不只是呈現恐怖,而是直截了當地說出恐怖的根源:校園為何恐怖?因為它是整個社會當中,殘留最多黨國符號、最多威權痕跡之處。每個台灣人都上過台灣的學校,也因此每個人都經歷過一場小型的戒嚴。
【退讚台灣史】1964年,〈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2019/09/16 _
時事雜談
「一個堅強的運動,正在台灣急速地展開著。這是台灣島上一千二百萬人民不願受共產黨統治,不甘心被蔣介石毀滅的自救運動。」
【退讚台灣史】1965年8月6日,八六海戰。
2019/09/15 _
時事雜談
不過,「困死」是從蔣介石的觀點來看的。從民間的角度回顧過去,「八六海戰」的失利未嘗不是一次歷史的轉折點。蔣介石幻想中的五十個師登陸福建海灘的的作戰並未發動,從而也避免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命損失。而心心念念「反攻大陸」的外省族群,縱然不是完全樂意,但總是隨著時間安居落戶、漸漸融入台灣社會之中了。
【退讚台灣史】1968年7月,民主台灣聯盟案。
2019/09/13 _
時事雜談
出獄之後,他成了背負這些前輩的命運而活的人。他的文字、他的發言、他的行動,從此不只是為了抽象的「人民」、「群眾」,而更是為了那些湮滅在白色恐怖牢獄中的前輩裡。他們在牢裡油盡燈枯,但他們的精神將從此依附在壯年的陳映真身上,頑強而孤絕地,堅持那些漸漸已經不合時宜的左統理念。
【退讚台灣史】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
2019/09/12 _
時事雜談
他們當然不是恥辱,他們會一直被記住。在戰後漫長的時光裡,他們證明了台獨並不只是一群文弱書生的腦內空想而已,而是一種可以有血氣的執著。
【退讚台灣史】1970年4月24日,黃文雄刺蔣案。
2019/09/11 _
時事雜談
他下一次出現眾人眼前,已經是1992年了。那一年,《自立晚報》刊出了〈二十一年生死兩茫茫——喜見刺蔣案黃文雄志士〉這篇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在歐洲訪問時,驚喜地見到杳無聲息的黃文雄。
這位把黃文雄音訊帶回來的文章作者,叫做陳菊。
十二年國教課綱你搞懂了嗎?——關於「素養」的三個關鍵字
2018/06/11 _
時事雜談
如果你翻開課綱或教育部的各種文件,十之八九會覺得「素養」是一個極為模糊的概念。它似乎包山包海,一下要求學生的「學習表現」,一下要求學生有「社會參與」的能力,一下又要求學生可以自學。最受這個模糊概念困擾的,大概就是老師們了。從這些政策文件的語調來看,我們似乎正面對一個革命性的年代,正在引進一套別說歐洲和美國了,連日韓中港都早就引進的東西。這套東西似乎否定了我們過往的教法——但它到底是什麼?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