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全部
小說創作
抒情散文
文學評論
時事雜談
Youtube
他人之眼
少作紀念
文章
有沒有「壓不扁的玫瑰」的八卦
2015/07/01 _
文學評論
你會發現,楊逵建立了一組泛用性很高的框架,只要把「日本」抽換成「中國 / 國民黨」,一切都會非常順暢。這組框架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它展現了多麽精妙的文學深度,而是它竟然能夠騙過層層意識形態審查,在黨國出版物的核心爆破黨國。
有沒有「戰鬥精神」的八卦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然而,魯迅的這份絕望,這份「非戰鬥精神」,是我們現在的中學教育體系仍無法理解的一個區塊。在他們的心目中,政治只有支持政府和反對政府兩種;反對政府只有叛亂者和改革者兩種。但是更複雜、更基本的「人」的掙扎和執著,是沒辦法找到地方安置的。如何去理解一個既絕望又勇猛的鬥士?或者反過來,如何去理解一個既懦弱又強韌的普通人?
有沒有「安貧樂道」的八卦?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我不會篤定地說,信裡面的那個鍾理和才是真的。《笠山農場》的優美是真的,〈我的書齋〉的抖音是真的,1958年那封信中的絕望也是真的。全部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所有的作家,必先是一個完整的人。
其實我也想原地解散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可以喊停了嗎?說來弔詭,在2011年,我和黃崇凱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被視為小說寫作者「七年級」建構的主要節點以來,我一直想問:可以喊停了嗎?我還真怕我們留給八年級、九年級的世界,是一個還需要集結為八年級、九年級的世界;該不會還要湊一組十二年國教吧。我多希望所有壓力及於我們為止,文學圈內排資論輩、向下歧視的風氣能夠終結。
客觀來說,他真的錯了——文學的「主觀」和「客觀」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如果你和另外一人爭論文學上的問題,發現對方好像比較厲害、說的東西比你好,你又不想認輸的時候,要怎麼辦呢?很簡單,請把下面這句話背起來:
「文學是很主觀的。」
妖怪的後殖民生活:讀瀟湘神《臺北城裡妖魔跋扈》
2015/05/20 _
文學評論
而再更後退一步說,小說結尾的跨國族底層結盟方案(妖怪加神明、底層日本人加台灣人),雖然在史實上確實有所本(比如臺北帝大教授工藤好美,就對台灣文人有非常多的照顧),但我覺得將之視為小說家的政治提案,引伸至當代,也是很有啟發的。
音源離地三公尺:讀黃錦樹《魚》
2015/04/20 _
文學評論
作為不在馬的馬華文學作家,又與中國、台灣的文學傳統保持某種犄角相抵的態勢,那是一個寂寞的位置。魚可以在文學史的大河裡面任意游動,但牠不是船,並不必然有港口可靠的。
有沒有「詩壇祭酒」的八卦?
2015/04/01 _
文學評論
「詩壇祭酒余光中」,這個組合在國文課本和考卷中是正確答案,不過如果你真的去調查五十歲以下的詩人、或有在寫詩、讀詩的讀者,到底有多少人認同這個稱號,可能會得到非常尷尬的結果。課本故意不告訴你的八卦是,余光中在任何意義上,都稱不上「祭酒」,至少在最近三十年來早就不是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藍色窗簾──詮釋與過度詮釋的分寸
2015/04/01 _
文學評論
為什麼對文學作品的詮釋會這麼困難?原因在於,文學的文本不是只想要傳達一套明確的資訊而已,它是一套刻意模糊、迂迴、複雜的語言系統。
真實與文雅:讀吳妮民《暮至臺北車停未》
2015/03/20 _
文學評論
這其實回到散文這個文體的根本性問題。如果散文在形式和內容上,就像是作家在和讀者「聊天」,談一些生命、感悟或生活的話,那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讀者要聽你說話?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