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全部
小說創作
抒情散文
文學評論
時事雜談
Youtube
他人之眼
少作紀念
文章
個人網站・第一年的流量排行榜&觀察
2022/10/31 _
時事雜談
在沒有特別的資源與技術支援的情況下,我們可能很難搶到「熱門關鍵字」的「前段排行」。因此,如果有想要做SEO,比較好的策略應當是去佔領「不算太熱門、但特定分眾會在意」的關鍵字——以我的例子來說,就是「鑑別度」或「何敬堯」一類的。
【吃書而肥】台海局勢緊張,我們應該做點什麼?沃草主編《公民行動指南》
2022/10/28 _
Youtube
前一陣子,我寫了一篇短文,聊一下中共「二十大」之後的「台海即將爆發戰爭」之焦慮。文章最後,我推薦了沃草主編的《公民行動指南》。這週影片,我們乾脆就來開箱這本手冊,它有很多非常讚的設計——如果這個世界有舉辦民防手冊設計大獎,它很可能得獎XDDD
你不知道擦身而過的那人有多複雜:讀羅毓嘉《阿姨們》
2022/10/26 _
文學評論
然後我就想起來了:當年那首震撼了高一的我、正文與腳註交纏的詩,就叫做〈自傳〉。那時候,學姊透過一首磅礴的詩,讓我看到文學如何複雜地描述「自己」。多年以後,他寫下了《阿姨們》,讓我們看到:光是誠懇地娓娓道來,不必那麼多形式的操作,人生本身就已經足夠複雜了。
給這一輪和下一輪台灣人獨立建國的備忘錄──讀朱宥勳《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 周聖凱
2022/10/26 _
他人之眼
以論述作小說,《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巧佈機關、典故,讀來總有幾分太過政治正確的設計感,比起象牙塔內的飄渺美學,以文學介入社會的實用性更強。無論讀者接不接受朱宥勳的政治立場和美學風格,都難否定《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成功示範了「小說作為議題分析工具」的高度。
如果你也擔憂:中國會在近期攻台嗎?
2022/10/23 _
時事雜談
中共「二十大」的驚悚畫面,讓「中國會不會立刻攻台」的話題再次浮現,有些臉友似乎很焦慮。我不是軍事專家也不會預知未來,不過如果依照「科學上的常理」判斷,可以先問一個問題:
你說的「中國攻台」是什麼意思?
新寶島康樂隊〈鼓聲若響〉:矛盾裡的精準,情感的「焦距調整」| 聽歌職業病
2022/10/21 _
Youtube
這週我想來聊聊新寶島康樂隊的〈鼓聲若響〉。其實這首歌我遲疑好久了,總是覺得有點難講,所以先上其他題材。它的角色、故事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一個人獨白到底。然而,在這麼簡單的框架裡,卻能寫出非常「精微」的心情,這是很難的。因此,今天我們就藉這首歌,來聊聊文學裡面的「精微」是怎麼一回事。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幕後大揭祕訪談
2022/10/20 _
他人之眼
所以我希望大家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一起來想一下,去試著設想一個跟你不一樣立場的人,設想他會做什麼。你自己會做什麼,我想你很清楚,你自己有的決定。但我們需要去知道別人會做什麼。甚至才能更進一步想,我們可以一起做什麼。從我到你到我們,這件事情是這本小說,希望去過渡的一件事。
寫給十六歲的我:文學科普的「理想訊號」
2022/10/14 _
抒情散文
校刊社的學長,指著手上一篇待審的稿子問我。那時的我高一,坐在校刊社雜亂但頗有生氣的社辦裡,和十多位社員一起開會。根據當時的社團制度,投稿者不得出席審稿會議,以確保社員能夠暢所欲言。但是會議上的發言會做成紀錄,供所有投稿者查閱。因此,被點名到的我還是非常緊張,生怕說錯話會被投稿者看穿:你這小高一也不過如此,憑什麼來審我的稿子?
更何況,學長問的這個問題,我幾乎完全聽不懂。
「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這句話正確嗎?先從「成份表」開始思考吧!|真文青養成班
2022/10/01 _
Youtube
這個好久不見的系列重出江湖啦!好像有些人以為「真文青養成班」已經完結了,並沒有!閱讀文學作品還有很多眉眉角角可以講,我還會繼續做下去。今天,我就要來講一個很常見的爭議話題,那就是「文學跟政治的關係」。
學校是怎樣的地方:台灣文學裡的「上學」經驗
2022/09/28 _
文學評論
過往台灣人步履艱難的「上學經驗」並沒有被遺忘,它們已經被銘記在台灣文學史當中,紀錄了每個世代的心靈刻痕。而從這些作品裡,我們也可以不斷獲得啟示:我們到底想要怎麼樣的「學校」,或更重要的——我們到底「不想要」怎樣的學校。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