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全部
小說創作
抒情散文
文學評論
時事雜談
Youtube
他人之眼
少作紀念
文章
朱宥勳是誰?明道中學「文學教授玩什麼」演講・學生自製講者簡介
2022/04/13 _
他人之眼
今天稍早,我到明道中學演講。這場演講一波三折,最早2020年就要舉辦,結果遭遇疫情。延到2021年再辦,剛好也在活動前疫情加溫。今年的場次前,疫情其實也,嗯,但還好不必停辦,終於成行。
演講很愉快,學生的提問頗有意思。但最讓我驚豔的,是學生為這場演講自製的開場簡報,拿來介紹我出場的,總共有七頁!而且製作者才國三!
【Vlog】為什麼會開始學拳擊?人生首度練習賽!三分鐘五回合,累到腦袋融化只能胡言亂語
2022/04/08 _
Youtube
最近忙著寫書稿&找書稿的資料,沒有充足的電力準備影片,所以覺得偶爾出個幾支聊天型影片XD
剛好,上週日我跟 Aj Wei 教練的幾位學生有機會對練,徵得大家的同意後,剪了這支影片!第一次對打好開心啊~~雖然一直被戳XDDD
慷慨的真心:讀林佳樺《守宮在唱歌》
2022/04/03 _
文學評論
我不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但總之,她真的「就寫了」。在這本《守宮在唱歌》,「文學容納了這些情感」是一個不太公允的說法,彷彿是文學幫助了她似的;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毋寧說是她慷慨幫助了文學:謝謝林佳樺願意扛住人世紛擾,寫下如此珍貴的真心。
文學讀者的兩個層次:從「正確的詮釋」到「高明的詮釋」|真文青養成班
2022/04/01 _
Youtube
在之前的影片裡,我講過「文本證據」的概念。而在那支影片的最後,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面對同一部作品,提出了A、B兩種不同的詮釋,而且兩種詮釋都有文本證據支持、並且在解釋力強弱上也差不多,這時候要怎麼辦?到底是A比較對,還是B比較對?今天的影片,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文學朱家背後,罕被看見的劉家
2022/03/31 _
時事雜談
不是文學人,就不是一家人。這話聽來令人心頭寒涼,但也不失為一種「專心致志」。然而,劉慕沙在朱家(至少,在朱天心口中的朱家)地位微妙,真的只是因為「心不在文學」而已嗎?
家務事,當然不是外人可以妄斷的。但在文學朱家的紀錄片大張旗鼓上映的現在,片中沒被說出來的劉家的故事,或許也值得說一說。
生活總是如此嗎:讀林楷倫《偽魚販指南》
2022/03/26 _
文學評論
要論寫人的功力,林楷倫已毫無疑問是文壇前段班的水準。
對,不是「新生代」的前段班,是文壇的前段班。這樣說或許有人會認為太激進的,但我確實很難想到有哪幾位寫作者,能像林楷倫這樣寫人。如同我對他的最初印象,他寫人不求面面俱到、結構嚴整,而是擅長編織種種矛盾的跡象,呈現出人情世故裡的「鬥而不破」及「愛而不言」。
【台灣IP研究院】三十多年前的科幻軍事小說,創意卻還能再戰三十年:葉言都《綠猴劫》
2022/03/18 _
Youtube
近日,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媒體上也出現大量關於軍事的訊息。在這次戰爭裡,很多人也開始意識到,戰爭並不是純粹的槍砲彈藥對決,各種看似非軍事的手段,也可能影響戰局。而在台灣的小說裡,也有一部作品,早就以兩岸局勢的基礎,構思了一系列「非軍事手段的戰爭故事」,那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綠猴劫》。
寫作教學的「指示語」
2022/03/15 _
時事雜談
綜合雙方的困擾,我們很容易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題目要越詳細越好!」
這聽起來很符合直覺,但很多人往往是反著操作的。這肇因於一個誤解:認為寫作、報告這種形式,就是要「自由發揮」。這絕對是錯誤的。
【課本沒教的:】如何在獄卒眼皮底下批判暴政,楊逵〈壓不扁的玫瑰〉的文學游擊戰
2022/03/11 _
Youtube
這期影片,來講我小時候讀過的一課課文,楊逵的〈壓不扁的玫瑰〉。老實說,我國高中開始寫作,正是努力建立自己文學品味的時期,對於這篇小說是一點都不喜歡,總覺得它太直白。
沒想到多年以後,當我稍微多知道一點楊逵的事,我才意識到,這篇小說一點都不直白。它的背面,還有一層國文課本有意無意忽視的含義。
《時代革命》觀後:一個民族的成年禮
2022/03/10 _
時事雜談
我們當然可以說:這是一種純真的失落,這種擴大有某種危險性。但這或許正是《時代革命》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香港人已不再「純真」,所以這場「時代革命」,才更顯其深邃,更有其堅韌的意義。這是一個民族的成年禮。而成年,就意味著獲得更多能力——負責任的能力,反省的能力,追求自我的能力,乃至於自我武裝,以抗擊世界之殘虐的能力。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