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全部
小說創作
抒情散文
文學評論
時事雜談
Youtube
他人之眼
少作紀念
文章
二二八讀詩・2023選詩
2023/02/28 _
時事雜談
今年二二八連假,我在自己的臉書上貼出了「二二八讀詩」系列貼文,共有十則,每則選錄新詩一首或古典詩若干。以下文字,為十則貼文之內容,包含選詩以及我的選錄觀點,存留於此,以供需要的朋友參考。
2047台海戰爭什麼樣?|#朱宥勳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30226
2023/02/26 _
他人之眼
以下影片,是我受邀至華視「三國演議」節目進行的訪談,以《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及台海戰爭為主題。
進士在哪裡:這個遊戲被金門人玩壞啦
2023/02/21 _
時事雜談
一開始,是謝宜安指定要去看貞節牌坊。這是她碩士論文會涉及的主題之一,而金門又有著名的「三大牌坊」:邱良功母節孝坊、一門三節坊和欽旌節孝坊。我雖然看不懂牌坊,但我喜歡看各處的對聯,當然也就開心跟著跑。沒想到,我在第一站「欽旌節孝坊」就被震撼了。
你憑什麼判決作品寫得好不好?從「形式」和「內容」談起 | 真文青養成班
2023/02/18 _
Youtube
在這系列最早的影片裡,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談「如何正確解讀作品」。而從這支影片開始,我們會進入到「審美」的層次,也就是「如何判斷作品好壞」的問題。第一步,就是先學會「形式」和「內容」的差別。
發生的與未曾發生的歷史現場:清法戰爭的砲台故事
2023/02/10 _
時事雜談
幸或不幸地,這之中許多砲台,也就因此失去了戰略上的意義。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沒有像清法戰爭許多實際和法軍交火過的砲台一樣,落入被摧毀的命運,而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它們完整的樣貌。當我們走進砲台內部,與其說我們是走進歷史現場,不如說我們是走進了「未曾發生的歷史現場」——它們被建造之初,所設定的那場戰爭從未發生。而這一切,更能讓我們感受到人類之有限;一切苦心擘劃的、錙銖算計的,最終抵不上命運的劇本。
【專訪】戰爭與台灣文學,來一手! (+怎麼讀文學小說) by好書來一手
2023/02/09 _
他人之眼
我覺得台灣大多數人,正是因為沒有腳本,所以面對戰爭時,害怕就無限膨脹。一旦有越來越多的作品在談論戰爭,給我們一個基本的想像的時候,害怕程度就會得到控制──不會因此就不怕,戰爭當然很危險,但是,我們的恐懼得到一個控制之後,我們才能更理性地去安排說接下來該怎麼做。
把悲觀留給自己:「鬥士」賴和的另一面
2023/01/31 _
文學評論
現在的我們當然知道:賴和的預言是錯誤的。但這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真正有份量的不是正確,而恰恰是賴和所做的一切——在複雜的、絞纏的世界裡,選擇一件自己相信的事,然後不抱期望地一直做下去。
封鎖台灣,容易嗎?1884年「清法戰爭」的教訓
2023/01/28 _
時事雜談
講到中國侵略台灣的手段,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中國只要封鎖台灣,不准許物資進入,台灣就會崩潰投降了,根本不用真打。」
講這話的人,往往是過度低估「封鎖」這件事的難度。事實上,早在1884年,也就是將近140年前,台灣就曾經被封鎖過了。
台灣文學館嗑了什麼?在過年前推出賴和主題球棒⋯⋯而且竟然沒有違和感?!
2023/01/20 _
Youtube
上禮拜,台灣文學館推出了新一季的「文創商品」。這次的文創商品,可不是什麼書籤、馬克杯之類無聊的東西,而是一支貨真價實的「球棒」!而且,這支球棒還是以大家國文課本裡有提到的台灣作家「賴和」為設計概念的。我看到這款商品的第一瞬間是「這三小」,多想三秒鐘,竟然覺得「靠,怎麼這麼合理」。今天的影片,我們就來聊聊這支球棒,到底跟賴和的文學有什麼關係。
政治立場,到底能不能影響文學評價?再談「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真文青養成班
2023/01/06 _
Youtube
關於「我們能不能用政治立場,來決定一部作品的好壞」這個問題,有三種常見的立場。我接下來就會分別解釋三種立場各自的考量,以及我自己的觀點。這個問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每一種立場都有人支持。而不管你支持哪一種立場,也都可以參考一下其他陣營的想法。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