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全部
小說創作
抒情散文
文學評論
時事雜談
Youtube
他人之眼
少作紀念
文章
連方瑀和她的好家人們:新世紀文學家族的誕生
2015/09/06 _
時事雜談
在我這一輩人,看到的文壇風景已不是「副刊的黃金時代不再」了。美好時代不再,那是大環境使然,但至少還可以做些正常的事,守護某些價值,文學本來就不害怕寂寞。但連這樣一小方地方都守不住,那副刊所能持守的文學意義,我不知道還能下探到什麼地步。
他們當然可以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但我們有必要讓副刊的文學傳統都賠進去嗎?
李登輝的同代人──九位小說家筆下的亞細亞孤兒
2015/08/27 _
時事雜談
重要的不是我們以前「到底」是誰,這是不會、也不應該有標準答案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以後「可以」是誰?
再下去一定會有水源——讀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2015/08/16 _
文學評論
而吳明益的用心之處,在於這趟「尋找單車之旅」中,敘事者所遭遇的重要角色幾乎都織進了緬北森林的那場戰爭中。由於尋找單車,所以引出銀輪部隊;由於銀輪部隊,引出了參戰過的外省老兵和被徵召的原住民軍伕。讀者閱讀過程中會發現原本互不相干的故事線,漸漸以一種巧妙的方式聯繫起來。
純文學的敵人是九把刀嗎?──純文學vs大眾文學的偽對決
2015/08/01 _
文學評論
於是,在台灣就有了「純文學」和「大眾文學」的嚴重對立,前者認為,後者的作品缺乏深度,而它們的暢銷會降低讀者的閱讀水平,更進一步造成純文學市場的崩壞。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有沒有「壓不扁的玫瑰」的八卦
2015/07/01 _
文學評論
你會發現,楊逵建立了一組泛用性很高的框架,只要把「日本」抽換成「中國 / 國民黨」,一切都會非常順暢。這組框架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它展現了多麽精妙的文學深度,而是它竟然能夠騙過層層意識形態審查,在黨國出版物的核心爆破黨國。
為什麼作文裡都是阿公阿嬤?
2015/06/08 _
時事雜談
你們哪來的資格指責學生虛構阿公阿嬤之死?這批阿公阿嬤大軍,本來就是你們碾碎了學生們十幾年的青春煉成的啊。
有沒有「戰鬥精神」的八卦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然而,魯迅的這份絕望,這份「非戰鬥精神」,是我們現在的中學教育體系仍無法理解的一個區塊。在他們的心目中,政治只有支持政府和反對政府兩種;反對政府只有叛亂者和改革者兩種。但是更複雜、更基本的「人」的掙扎和執著,是沒辦法找到地方安置的。如何去理解一個既絕望又勇猛的鬥士?或者反過來,如何去理解一個既懦弱又強韌的普通人?
有沒有「安貧樂道」的八卦?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我不會篤定地說,信裡面的那個鍾理和才是真的。《笠山農場》的優美是真的,〈我的書齋〉的抖音是真的,1958年那封信中的絕望也是真的。全部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所有的作家,必先是一個完整的人。
其實我也想原地解散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可以喊停了嗎?說來弔詭,在2011年,我和黃崇凱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被視為小說寫作者「七年級」建構的主要節點以來,我一直想問:可以喊停了嗎?我還真怕我們留給八年級、九年級的世界,是一個還需要集結為八年級、九年級的世界;該不會還要湊一組十二年國教吧。我多希望所有壓力及於我們為止,文學圈內排資論輩、向下歧視的風氣能夠終結。
客觀來說,他真的錯了——文學的「主觀」和「客觀」
2015/06/01 _
文學評論
如果你和另外一人爭論文學上的問題,發現對方好像比較厲害、說的東西比你好,你又不想認輸的時候,要怎麼辦呢?很簡單,請把下面這句話背起來:
「文學是很主觀的。」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