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
關於我
作品輯錄
活動行程
合作邀約
跟我說話
書與課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
全部
小說創作
抒情散文
文學評論
時事雜談
Youtube
他人之眼
少作紀念
文章
政治or不政治,that’s a question──文學的社會(不)參與
2016/02/01 _
文學評論
文學是否應與政治緊密結合,其實不是一個「能不能」的問題,而是一個「要不要」的問題,關乎時代風氣和作家的個人選擇。過去一百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世代的文學對這個議題都有不同的態度,兩者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變動。
生養的暗面,罪咎的根源:重讀陳映真
2016/01/20 _
文學評論
那是帶在血裡面的罪。這樣的精神刻痕,閃現在小說當中的,就是小說角色時常出現的「無理由的罪咎」。你有罪,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是因為你生而為你;或者說,錯誤早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就種下了⋯⋯
戀慕的母親與拮抗的父親:兩個重讀郭松棻的線索
2016/01/20 _
文學評論
家族的暗面,襯在事物底下的影子,或許將是使我們的小說閱讀,重新立體起來的關鍵。
迎面的困難——讀張亦絢《永別書》
2016/01/20 _
文學評論
那終究是無可描述,無可救贖的吧——賀殷殷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我略知法語的朋友沒有錯譯的話,應該是:「我丟下你們了。」
台灣人選擇了自己的勵志故事
2016/01/17 _
時事雜談
台灣人太需要這些勝利了,太需要這些人代替自己,狠狠贏一場不可能的仗。因為我們何嘗不知道,自己的處境一點都沒有變好,明天開始,艱苦的依然會艱苦,邪惡的依然會邪惡,等著我們的未必是美好未來。
但如果他們可以逆轉勝,那我們就有了拼搏下去的理由。
這場名之為選舉的說故事比賽
2016/01/12 _
時事雜談
如果你清楚知道你正在做正確的事,請堅持下去,就算你會輸掉眼前。故事之神終會把你所有經歷的時光,通通還給你的。
以不存在的方式存在
2016/01/01 _
抒情散文
於是,如果真的硬要說有什麼「建中精神」的話,它真正的內涵應該是「焦慮我們弄丟了建中精神」。某種程度上,這其實是不太健康的精神壓力,比較像是社會給予建中學生的虛浮想像,被建中生自己內化了。而就在這種壓力下,確實也有不少學生,因而努力地在自己的高中歲月中,去追求成績以外的成就。它存在的方式,就是寄附在人們不明究理的幻想裡,從而延展出一堆沒有本體的複製體。不存在才是它的本體。
左打者與紅外套
2015/11/18 _
抒情散文
比賽繼續進行。現在一壘上的是逆轉分,那個左投左打、全班最瘦小的女孩。
如果有誰可以理解,那就是動漫社長了吧:序黃致中《夜行:風神鳴響》
2015/11/11 _
文學評論
唯有這樣的我們,才能把「武俠」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把「小說」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因為我們,是一個從小什麼動畫都看,什麼夢想都敢做,什麼詭異的解決方案都敢去闖的世代。
我們能把「世界」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為什麼我們怕讀朱天心:《三十三年夢》及其他
2015/10/28 _
文學評論
《三十三年夢》的寫法,會令人直覺地想到《擊壤歌》(而非同題的《古都》)。那樣輒起輒止,不著意佈局的形式,仰仗的就是作家思路上的輕靈,使讀者喜愛的是人格特質而非技術。但心眼已無少時柔軟,怨念更勝當年的作家,恐怕已難在這方面討得了好。
37
38
39
40
41